量化生活初探:三个步骤自我提升

 OXYGN 量化生活初探:三个步骤自我提升

量化生活提倡通过对技术的自我跟踪来更好地了解自己,因为对自己的了解越多,例如你食用的食物、状态和情绪,以及心理或身体表现,就越能够改善这些输入,并以各种方式调整,来得到想要的结果。不同的因素,从情绪,环境,健康到分心不集中,都会影响生产力。

一直以来都听说很多用来量化生活的工具,有时候也非常兴奋地把手环、磅等等多种仪器买回家了。那么,接下来要怎样使用这些工具?今天来分享三个简单的步骤。

 

1. 收集资料

第一步是问自已想要改善的是什么。不是简单的更健康,而是一些 特定的、可衡量的、可实现的、现实的、有时限的目标,例如每天吃三份水果,做30分钟带氧运动。然后再利用智能手表和Fitbit等设备,或者是RescueTime等软件,帮助收集数据。

重点不是在数字本身,而是要观察随时间推移所揭示的趋势和模式,例如使用Exist,Gyroscope或Instant等应用程序,从多个来源收集数据,并将其处理为可用的报告。

最少要等待一周到一个月的时间,让应用程序有足够的时间来收集足够的数据准确反映日常生活,然后开始深入研究数据并寻找趋势。

 

2. 不要只看表面,深入分析数据

如果你试过减肥,每天上磅了,你也会知道只是跟踪卡路里摄入,不会自动导致运动或饮食行为发生变化。心理学家Charles Duhigg指出,虽然收集数据的应用程序将使数据变得简单且易于处理,但是要使数据为你服务,就必须放慢理解数据的速度,使其难以吸收。

以浴室磅秤为例,该磅秤自动将你的体重发送到iPhone,并制作漂亮的图表,而看起来你可以很轻松地了解过去两个星期体重的变化情况。

但事实证明,你不单要看这个表,例如你有没有发现为什么体重在星期六上升了,是不是因为吃了垃圾食物也不想锻炼?除了数据以外,也要从自己的日程安排和个性配合作理解。

以下有几个小建议:

手动绘制数据图表 – 用手动复制应用程序数据这样的简单操作中,也可以让你更多接触数据进行,从而改变一些行为。

寻找离群值 – 特别留意与众不同的日子的数值,从异常值中寻找模式,弄清楚发生的原因,以及可以怎样回应。

识别改变的原因 – 不单是留意每周或每月数据的不断变化,深入挖掘并寻找模式背后的原因。

开始理解数据后,就可以继续进行最后一步:实验。

 

3. 实验

下一步就是进行实验了,因为单是了解健康或生产力趋势,然后尝试「做得更好」是不够的。收集并研究了数据后,应直接进行实验,找出结果,迫使你更充分地利用日常经验,注意对生活有重大影响的小细节。

以利用RescueTime为例,如果正在跟踪睡眠情况,可以做一些调整看看,例如看看在睡前一个小时关闭所有屏幕,你的睡眠时间和质量会如何变化?如果用新的枕头或调整睡眠时间表,又会如何?

又或者是想减少在Facebook上花费的时间,可试试将手机放外面房间?关闭通知或删除Facebook应用程序?又会有怎样的变化,怎样构成新习惯?

 

现在就出发

基本上,这就是一切量化生活的基础。先选择你想处理的一个问题,逐步完成这些步骤,就自己的生活和个性调整,不停学习和尝试,一定会得到想要的结果。



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

官方微信